使用假币罪需要什么犯罪构成

结论:
使用假币罪需主体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故意明知是假币而使用,客体侵犯国家货币管理制度,客观实施使用伪造货币且数额较大的行为,未达数额较大不构成犯罪但可依治安管理规定处罚。
法律解析:
使用假币罪有严格的构成要件。主体上,只要是符合刑事责任年龄和能力的自然人都可能构成。主观上必须是故意使用假币,若不知情则不构成犯罪。其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货币管理制度,使用假币会对国家金融秩序造成扰乱。客观方面,不仅要有使用假币的行为,还要求数额达到相关司法解释规定的较大标准,像购物、支付费用等将假币投入流通领域的行为都属于使用。若使用假币未到数额较大标准,虽不构成犯罪,但会依据治安管理规定进行处罚。如果您在生活中遇到与使用假币相关的法律问题,或对法律条文有疑问,欢迎向我或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使用假币罪构成涉及主体、主观、客体和客观四个方面。主体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需故意,明知是伪造货币而使用,不知假币而用不构成此罪;客体是国家货币管理制度,使用假币扰乱金融秩序;客观上实施使用伪造货币且数额较大的行为,使用指投入流通,数额标准依司法解释,未达标准按治安管理规定处罚。
1.提升公众货币辨别能力,通过宣传教育普及假币识别知识。
2.金融机构加强验钞设备升级与人员培训,提升假币拦截率。
3.执法部门加大打击力度,对制售、使用假币犯罪行为严惩不贷。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法律分析:
(1)主体上,只要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能成为使用假币罪的主体,这表明该罪并非特定人群才会触犯。
(2)主观方面要求故意,即使用者明确知道手中是伪造货币还进行使用。要是不知情而使用,就不符合此罪构成。
(3)客体上,使用假币的行为侵犯了国家货币管理制度,会对国家正常金融秩序造成扰乱,因为货币在国家金融体系中至关重要。
(4)客观方面,行为人实施将假币投入流通领域的行为,如购物、支付费用等,且数额要达到较大标准才构成犯罪。未达标准则按治安管理规定处罚。

提醒:
日常生活中要提升对假币的辨别能力,若不小心收到假币,应及时上交银行,切勿使用,否则可能触犯法律。不同案件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以进一步分析。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一)若个人怀疑自己使用了假币,应先确认是否明知是假币。若不知情,一般不构成使用假币罪;若明知是假币且数额较大,应主动向公安机关坦白交代,争取从轻处理。
(二)商家在日常经营中要提升识别假币的能力,如配备验钞设备等。一旦发现收到假币,及时报警,避免假币继续流通。
(三)公众应加强对货币知识的学习,了解假币的特征,不随意使用来源不明的货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规定,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1.主体:一般主体,即达到一定年龄、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可构成此罪。

2.主观:需故意为之,也就是明知是假币还使用。若不知情使用,则不构成犯罪。

3.客体:侵犯国家货币管理制度,使用假币会干扰正常金融秩序。

4.客观:实施使用假币行为且数额较大才构成犯罪。使用指投入流通,如购物付款。数额标准按司法解释,未达标准依治安规定处罚。
下一篇:暂无 了

相关文章

宁波海曙区律师 龙港律师 磐安律师 台州律师 宁海律师 杭州富阳区刑事律师 安吉刑事律师 三门刑事律师 嵊州法律咨询 浦江法律咨询 象山县资深刑事律师 象山县专业刑事律师 金华市婺城区刑事律师 建德市刑事律师咨询 东阳市刑事律师咨询 青田县刑事律师咨询 长兴县律师 海宁律师哪个好 天台律师 龙游律师事务所 临海律师事务所 杭州钱塘刑事律师 绍兴柯桥法律咨询 诸暨法律咨询 江山法律咨询 杭州拱墅刑事律师 嘉兴南湖律师事务所 九江律师事务所 衢州衢江律师 青田律师